首页>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正文 |
作者:赵家彬 时间:2015-06-16 点击数:
6月14日,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匡亚明楼第一会议室高朋满座。在副校长吴振武宣读聘书后,校长李元元亲自将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访问讲座教授聘书颁发给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研究员刘作翔,并为其戴上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校徽。至此,两位著名法学家正式加盟“2011计划”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兼联席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在聘任仪式上发表了三点感言。他指出,一所著名的大学必须有著名的法学院;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法学学科从东北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从相对封闭走向不断开放,固然有法学院的教师全球视野,但更重要的是国内外法学界的支持。季卫东、刘作翔两位法学界著名教授加入到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再次体现了法学界对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法学学科的厚爱和支持;中国的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视野也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因此,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的法学学科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期间,期望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进一步发挥法学理论创新的优势,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和培养出创新人才。
季卫东和刘作翔两位教授在发表获聘感言时,分别回顾了与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法学学科的历史渊源与缘分。季卫东教授强调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进行研究的意义以及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使命。他指出,第一要研究司法文明,需要有一个文化论的视点;第二需要有一个普遍性的视点;第三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权的观点;第四需要“司法适用性”视点。作为达沃斯论坛司法全球议程理事会的理事,他表示将努力把全球化国际活动与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加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联系,推动中国的法治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刘作翔教授把他即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的第一单位署名为“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作为受聘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访问讲座教授的感谢。
校长李元元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季卫东、刘作翔两位法学家的受聘表示诚挚的欢迎。他强调了法学学科在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作为“学科高地”和“学术特区”的地位和作用,期望张文显教授、季卫东教授、刘作翔教授等著名法学家带领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的法学人以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在人才的汇聚机制与方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再接再厉,开创吉大法学教育和研究的新局面。
李元元指出,学校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把法学学科作为学科高地、学术特区来建设。法学院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要以战略的思维、世界的眼光来办中心、办院,广纳天下英才,引领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的人文社科发展,将法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院。
聘任仪式由国家2011计划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杜宴林教授主持,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特邀专家以及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报记者 赵家彬 学生记者 梁宇驰)
附:季卫东和刘作翔教授简介
季卫东教授个人简介: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教授到辞职归国为止。1991年至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自2008年9月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讲席教授”兼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亚洲宪法、审判制度、法律职业。
曾经被遴选为社会学国际协会法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CSL)指定理事、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亚洲太平洋论坛(淡路会议)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高等研究所企画委员。现任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东京财团比较制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学术委员、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学术期刊杂志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主编、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司法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法治中国丛书》主编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6篇,即《系统论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1987年第1期)、《法律程序的意义》(1993年第1期)、《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1994年第2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1996年第3期)和《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2002年第2期)以及《司法独立与程序的价值》(英文版2002年第2期)。
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京都: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当选1978-2014年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东京: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2005年。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法律程序的意义》(文库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2011年)、《中国审判的构图》(东京:有斐阁,2004年)、《正义思考的轨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秩序与浑沌的临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法制的转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法治构图》(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法治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刘作翔教授个人简介:
刘作翔教授,1956年9月生,甘肃省平凉市人。法学博士。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83年、1987年先后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本科(法学学士)和法理学专业研究生(法学硕士)。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担任西北政法学院教授,法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律科学》杂志主编等。2000年2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曾担任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法理学研究室主任;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二级研究员,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教授委员会委员,《环球法律评论》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特殊学科“法社会学学科”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获国家人事部“1996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家七部委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称号;国务院1997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4年被中组部确定为“中央联系专家”。 2004年入选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刘作翔教授担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刘作翔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法理学、法律文化理论、法社会学、民主法治理论、法学发展问题等。
从1985年起,刘作翔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求是》等杂志和报纸发表论文和文章300余篇,有6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学》、《中国政治》、《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法学?法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史学》、《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社会主义研究》等全文复印转载。出版个人学术著作10部,代表著作是:
1.《法律文化理论》(独著,22.9万字),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出版。此书从出版至2013年12月,已第7次印刷,印数达21000册;是目前商务印书馆现代中国法学学人写的学术著作印数最多的一本。
2.学术专著《权利冲突:案例、理论与解决机制》(独著,56.5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此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项目和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3.《我之法学观——刘作翔文章选》(独著,69.2万字),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4.《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独著,81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出版;
5.《思想的记录——刘作翔法学演讲选》(独著,46.6万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6.《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独著,74.3万字),方志出版社2014年出版。
7.《权利与规范理论——刘作翔法学文章与读书笔记选》(独著,53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8.《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独著,2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9.《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独著,36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已印刷3次。
10.《法理学》(主编,53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此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用教材。被全国一些大学采用为研究生教材。
1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一卷,(主编,48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2.《法治与改革》(主编,50余万字),方志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及其他著作、教材、辞书、论文集等110多部。获各级、各类学术奖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10多项。2015年4月,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优秀法学成果论文奖一等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