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时间:2015-10-23 点击数:
主持:彭善国(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嘉宾:李 政(中国文物报社)
仝 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周必素(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发掘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遵义市文物局)
时间:2015年10月28日(周三) 18:00
地点: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匡亚明楼第一会议室
主办:万博体育手机版客户端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文物报社
背景材料:
1.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2014年6-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的象雄时期墓地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为古代象雄文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故如甲木墓地位于噶尔县门士乡,位于传说中的古代象雄都城“琼隆银城”附近。自2012年起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发掘,发现了一批大型竖穴土坑石室墓葬,出土了包括黄金面具、“王侯”文丝绸、铜器等珍贵文物。
曲踏墓地位于札达县城西郊的象泉河南岸。考古队共发现五座带有竖井墓道的洞式墓,深达5米,有单室墓和双室墓两种类型。各墓室都保存有较好的长方形箱式木棺、成组的陶器以及大量马、羊等动物骨头。木棺内有墓主人尸骨及大量随葬用品。墓主人都采用侧身屈肢葬式,周边摆放大量随葬品,包括精美的彩绘木案、方形木梳、短柄铜镜、刻纹木条、纺织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长方形木盘、草编器物和彩绘陶器等。其中天珠(蚀花玛瑙珠)、短柄铜镜、彩绘木案等都是西藏地区首次发现。
根据碳14数据,两处墓地的年代都在距今1800年左右,这一时段正是象雄国的强盛时期,其统治的区域主要在西藏西部地区。发掘表明象泉河流域是象雄国的核心区域。由于墓葬出土随葬品种类特别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的诸多方面,为我们重建古代象雄国的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墓室的特殊形制为我们考察象雄时期的洞穴建筑及其使用的详细情况提供了参照。墓葬内随葬大量青稞种子和牛羊马动物,说明了当时象泉河流域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上的繁荣。种类繁多的外来物品则反映了象雄文化对于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吸纳和融合。
2.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新蒲杨氏土司墓地位于遵义市东北侧约20公里的新蒲新区新蒲村官堰组,地处乌江支流湘江上游的仁江(亦称洪江)西岸,其中杨烈墓(第29世)发现较早,1982年即被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8月,在杨烈墓东南侧约200米处新发现一大型石室墓(当时称挨河墓)和其他相关遗迹。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对遵义新蒲杨氏土司墓地进行了近两年的大规模发掘,清理播州杨氏土司墓葬3座,除M1(杨烈墓)外,M2(杨铿墓)和M3(杨价墓)均系新发现,尤其M3系未遭盗掘的双室并列之土坑木椁墓,是形制特殊且保存完整的大型高等级大墓,墓内出土有大量造型精美的金银器及相关随葬品,是贵州土司考古继海龙屯遗址之后最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新蒲杨氏墓地是目前唯一已全面发掘的播州杨氏土司家族墓地,墓地布局清楚,墓主关系明确,包括播州杨氏第14世杨价墓(南宋末)、第21世杨铿墓(明初)和第29世杨烈墓(明末)三代。这些墓葬的年代、墓主、等级身份都很清楚,年代跨越宋末至明末,为宋元明考古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这次发掘的三座杨氏土司墓葬,使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杨氏“土司”墓葬增至9座,丰富和完善了播州杨氏土司的谱系,且墓主跨越了杨氏统领播州、受封播州土司和即将覆灭的主要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杨氏从宋代封建领主到元明土司的演变过程,对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土司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